其他
吴玉韶:从老龄不是问题到老龄国家战略——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转载自公众号学会之声
1
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历史
●
建立职工干部退休制度。1950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195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性工人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可以退休。1955年,政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规定男性干部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可以办理退休。197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中组部同年下发《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正式建立干部退休制度,此后全国各地开始成立离退休干部局。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正式结束,明确规定正部级干部65周岁、副部及司局级干部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
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了职工生育、养老、疾病、伤残、死亡等保险待遇,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952年6月,政务院印发《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开始逐步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有劳无保”的状况。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为劳动保险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建立老年社会福利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门接收了救济院、慈善堂、教养院等,并逐步发展成社会福利院。1956年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随后五保制度和敬老院的诞生成为我国农村最早的养老制度安排。
探索发展时期(1982年-1998年)。1982年是我国现代意义上老龄工作的奠基之年,随着联合国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召开,以及我国老龄工作专业机构的成立,我国老龄事业进入了探索发展期。
成立老龄工作机构。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成立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联合国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之后,同年10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随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老龄工作机构,老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1984年8月,全国首次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出席会议,首次提出了“五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和七项老龄工作主要任务。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审议通过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向,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1989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都应关心老年工作”,标志着老龄事业纳入了党和政府的工作日程。
1994年,原国家计委、民政部、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制定《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这是我国第一部老龄工作中长期规划,对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老龄宣传和研究。在这个时期,全社会对老龄问题认识不深、研究不够,甚至有人提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出现老龄化,因此宣传和研究是首要任务。随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老年报社、《中国老年》杂志社以及中国老年基金会、中国老年学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国家级事业单位和老年社会团体相继成立,开展了系列宣传和研究工作,推动全社会进一步认识老龄问题、重视老龄问题。
开展老年文化参与活动。1988年-1989年,在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倡导下,《中国老年》杂志、《中国老年报》等23家老年报刊出版单位联合开展“老有所为精英奖”“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评选表彰活动。1999年,民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开展“三奖”评选表彰活动,表彰“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老有所为奉献奖”“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成立,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启。1990年5月,中央批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依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心下一代活动。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我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总人口和老龄人口均占世界各国之首,老龄问题逐步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先后与联合国、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以及日本、美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展老龄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老龄问题的研究与推进。1986年,中国老年学会加入国际老年学会,这是我国参加的第一个老龄国际组织。1991年9月,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首次召开“国际老人节”座谈会。
全面发展时期(1999年-2011年)。1999年10月,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成为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全面部署开展老龄工作,老龄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党中央全面部署老龄工作。1999年10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主任。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老龄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这是党中央第一个加强老龄工作的文件,是指导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国务院召开第一次老龄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召开的老龄工作会议。2001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这是国家颁布的第一个老龄事业五年规划。2002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会提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健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007年,我国开始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保险走上法制化道路。2009年,我国建立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60岁后可领取国家普惠式养老金;2010年,我国3400万农民领取每月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2009年6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宁夏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探索发展养老服务业。200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养老服务方面的文件。2007年2月,全国老龄办在杭州召开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2008年1月,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居家养老政策文件。
深入开展老龄科学研究。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老年学专业,随后北京大学也开设了老年学专业,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6年、2010年,全国老龄办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开展第二次、第三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这是国内首个全国性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06年,全国老龄办首次公布人口老龄化百年预测和分省50年预测结果。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首次向国际社会全面公布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成就。2009-2012年,全国老龄委组织开展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这是我国最大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工程,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回良玉亲自领导,17个部委、几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400多名专家参与,设立23个专题,出版15部报告,共计520万字,有力地推动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快速发展期(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实现了从“老龄不是问题”“老龄成为问题”到“老龄国家战略”的历史性转变,老龄事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讲话达30余次,指示要求之多、之具体、之深刻前所未有。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次进行全面修订,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设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章。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并就老龄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1年3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健康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2013年,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一系列加快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年也被业界称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元年。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养老政策文件频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790多万张,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医养康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老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以及鼓励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老龄产业快速起步,各类型企业积极参与,老龄服务业、老龄用品业、老龄宜居业、老龄金融业等多业态融合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老龄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其中,养老地产是这个时期投资最大的老龄产业,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底,全国已有10家大型保险机构投资或计划投资41个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847亿元。
老龄事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各级人大、政协把老龄事业发展列为重点议题,开展老年法规执法检查、养老服务专项督察,涉老议案提案逐年增加。全国老龄委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从2010年起连续12年开展全国“敬老月”活动。全国老龄办、中央组织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老龄事业发展。
2
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老龄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无论哪个时期,党中央始终关注老龄问题,重视老龄事业发展,把老龄事业纳入党委、政府工作。从1994年起,我国制定实施国家老龄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7年来连续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老龄工作,先后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委会议等研究老龄工作,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会议专题学习应对人口老龄化,每次基层考察都要看望老年人,对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作出许多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对2050年之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样长周期、制度性地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是西方发达国家难以做到的。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老龄问题是发展问题,没有发展就没有老龄问题,没有发展也解决不了老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现在的77.3岁,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飞跃,这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规划指出,要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
必须始终立足我国国情、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老龄问题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法国于1865年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世界上已有百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是一个综合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综合国力、发展阶段、政治体制等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既要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更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家庭养老、基层组织等独特优势,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的道路。
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市场和社会责任共担。新时代养老将由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目标,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老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近年来,养老领域是出台文件最多的领域,其中一条主线就是努力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责任边界。厘清政府养老责任边界,今后一个时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老龄产业是巨大的朝阳产业,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要依靠市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要聚焦老年人在健康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刚需。养老具有政治性、市场性、群众性等多重属性,仅靠政府、市场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力量作为重要补充,要发挥社会组织、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社会力量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始终坚持积极老龄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思想未备”问题突出,养老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理念滞后,缺乏积极应对新视角。要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破除认识误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起思想和行动的强大合力。要把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观纳入所有公共政策,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的全过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质是全社会各个系统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新常态的过程,关键是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而且是积极应对的全新视角。深化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领导干部是关键,特别要抓住“关键少数”一把手,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要进党校(行政学院)、进社会主义学院、进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解决领导干部“做得到、想不到”的问题。
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奉献的老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经历了从“老龄不是问题”到“国之大者”老龄国家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70多年老龄事业发展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为民奉献、自立自强、创业敬业、改革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老龄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新时代老龄事业,仍然面临许多艰难险阻,必须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老龄精神并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没有老龄精神就不可能成就新时代老龄伟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新时代老龄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胸怀“国之大者”,认真回顾总结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70多年的做法经验,传承弘扬老龄精神,切实增强做好老龄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奋力书写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相关阅读
老龄社会与老年语言学:《语言战略研究》专题研究栏目 老年语言学 | 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 老年语言学 |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非名词性资源蚀失 老年语言学 | 日本老年护理沟通研究之文献综述 老年语言学 | 什么是Elderspeak? 老龄化社会呼唤老年语言学的出场 《语言战略研究》| 侯柏村,罗昊,王刚石: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现状与思考 《语言战略研究》| 顾曰国:老年语言学发端 《语言战略研究》| 黄立鹤 王晶 李云霞:阿尔茨海默病言语障碍表现及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 编制问题 分享 |《东亚语用学》:痴呆症老年人话语语用研究 观点 | 老年人口语 “呃”类填塞语研究 观点 | 老年人认知退化或与听力损伤有关 观点 | 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现象学研究 观点 | 信息化时代的“老年孤独” 观点 | 赫琳等: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问题及语言服务路径研究 观点丨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 观点丨何谓老年:从“居室适老化改造”谈起 观点丨迟暮之年的人脑及语言(王士元著 王筱瑒 冯韵译) 观点丨人口老龄、老年学与老年语言学 观点丨基于叙事医学理论的老病死叙事话语探析 观点丨蒋燕、顾曰国:老人上当受骗案:调查、语用和决策推理分析 观点丨言语幽默的认知老化及其神经基础 观点 | 马东什么?什么冬梅?瞬时性遗忘究竟咋回事? 观点 | 构建中国特色适老语言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 视点 |《忘不了餐厅(第二季)》:同济老龄中心约您见证宝藏老人温暖回归 重磅!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消息 | 上海已在这些街道启动“适老化改造” 专访 | 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报道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正式出版!顾曰国 黄立鹤:《老年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 合作丨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参与上海四平路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一图读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我们需要你!同济拾忆团队开展老年人语言认知健康社会实践并招募志愿者 “拾忆”公益服务团队会员大会暨老年语言学培训会举行 同济大学与四平路街道共建的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启动 上海市语言文字会议召开:加强针对视听障碍、老年人口等人群的语言服务 同济大学组织第十七届国际语用学大会“老龄化与老年人语用交际”专题会议 资源 | 香港理工大学语言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认知退变及语言”参考文献平台 “老而不衰”的大脑,你的认知功能到七十岁仍未达到巅峰 “语言增强认知 拾忆为老服务” 同济“拾忆”团队暑期实践成果总结 同济大学老龄中心携手《忘不了餐厅》开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活动 重磅!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 会议议程 | 第九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线上免费) “拾忆认知”系列科普视频第三集《如何自我评估认知健康状态》 第五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求索论坛暨第三届老年语言学讲习班顺利举行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Forum on Language Data Science & Applications on 2022/11/11-13